通知公告
關于開展南陽市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評獎的通知
2023-03-13 09:43:26
各單位:
經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評獎委員會(以下簡稱“市評委會”)研究,決定開展南陽市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評獎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評時限和范圍
1.參加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評獎的成果只限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間,由出版社公開出版的自然科學類著作(以第一版印刷時間為準)、在地市級以上公開報刊上(含學報、論壇等)發表的自然科學類、工程技術類或相關領域的學術論文和已完成結項的年度自然科學研究報告。
2.參評成果作者只限于在南陽市工作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包括中央、省駐宛單位),與市外作者合作的成果一般不參評,但其中由南陽市作者擔任主編、副主編或多卷本中能明顯分出某冊是南陽市作者撰寫的可以參評。凡在港、澳、臺和境外發表、出版的成果均不參加評選。
3.參評成果內容包括自然科學領域的專著、論文、已經完成的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科研報告等。由多名作者撰寫的論文集不能作為著作參評,但其中的單篇可作為論文參評。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領域中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經濟研究中研究對象是自然科學方面的,自然科學內容達到50%以上的成果可納入自然科學的評獎范圍,但重點評價屬于自然科學部分的成果。
4.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評獎的范圍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科研成果,凡以下情況之一者,不屬申報參評范圍:電子出版物、新聞報道和已獲得過市級以上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的論著新版本、文件、領導講話、工作總結、概覽、輯集的統計資料、著作權有爭議且尚未妥善解決的研究成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規定涉及國家機密的研究成果。
二、評獎標準
(一)基本標準
論文專著:應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特征,并對科學技術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應用價值。文章必須論點明確,論據科學,材料翔實,行文精煉嚴謹。
學術研究報告:能夠抓住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及領導和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調研和科學分析,提出可行性對策、建議和措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或被采納后有較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
(二)等級標準
評獎實行分類評選,按類設等,分立標準。具體評獎標準是:
1.著作類
一等獎:①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對學科建設有重要貢獻,或在理論上有新突破,或開創一門新學科,或填補了學科領域的空白;對解決社會實踐問題有重要作用,有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②在國內學術界有重大影響,是本學科領先之作。③研究難度大,研究方法獨特新穎。④國家級以上有權威的出版社出版的專著,并被同行業專家普遍認可。
二等獎:①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對學科建設有較大貢獻,在理論上有較大創新性,提出重要的新觀點、新結論;或對解決社會實踐問題有較大作用,有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②在省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在市內是本學科領先之作。③研究難度比較大,研究方法有創新。④省級以上有權威的出版社出版的專著,并被同行業專家認可。
三等獎:①具有比較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對學科建設有一定貢獻,內容有新意,提出新的觀點,得出新的結論;或對解決社會實踐問題有較好作用,有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②在市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是出名之作。③研究有一定難度,研究方法新。④省級以上出版社出版的專著。
2.論文類(含研究報告)
一等獎:①科學地闡明或解決重大的理論問題或現實問題,提出有創見性的新觀點、新方法,在學術上有重要突破,或取得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②在全國學術界有重要影響,在省內外居于領先地位。
申報一等優秀學術成果,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國家級以上有權威的學術刊物上全文發表;
(2)在國家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大會宣讀;
(3)被全國性以上(含國家級)學會評為優秀學術論文;
(4)通過省、部級以上單位鑒定的研究報告。
二等獎:①能夠科學地闡明或解決重要的理論問題或現實問題,提出十分有價值的新觀點、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②在全省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在省內是著名之作。
申報二等優秀學術成果,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全國性學術會議錄??;
(2)在省級以上(含省級)學術會議上宣讀;
(3)在省級以上(含省級)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全文發表;
(4)通過省級有關部門組織鑒定的研究報告;
三等獎:①能夠正確地闡明或解決理論問題或現實問題,提出新的觀點或方法,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②在市內學術界或社會上有較好的影響。
申報三等優秀學術成果,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全省性學術會議錄用;
(2)在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學術會議上宣讀;
(3)在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全文發表;
(4)通過地市級有關部門組織鑒定的研究報告;
評獎步驟和要求
(一)評獎步驟
1.組織初評
(1)初評組的組建。各院校初評組成員由各自科協或科研處組織;各初評組應由5—9人組成,其中組長1人,副組長1—2人,由初評組民主選舉產生。學科相近的學會,在自愿的基礎上,可以幾個學會組成一個初評組。有的學科申報的成果過少,也可以與相近學科組成聯合初評組。
為確保初評質量,市評委會辦公室應積極加以指導,各初評組在評選工作中,遇到問題要主動同市評委會辦公室聯系,嚴格按操作規則進行評選。
(2)初評組的任務。初評組接受成果申報,進行資格審查,負責對申報成果開展初評,并對初評入選的成果初步評出等級。推薦各等次獎項的比例可由各初評單位根據成果的質量和數量自行設定,按質論等。初評結束后,初評組將入選成果材料整理上報到市評委會辦公室。
2.組織終審
(1)終審組的組建。由市評委會辦公室根據各類成果的學科分布情況,在南陽市自然科學評審人才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分類組成評審組。同時,根據當年成果內容質量情況,適當邀請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評審工作。并嚴格執行回避制度。
(2)終審組的任務。對各初評組推薦報送的成果,由市評委會根據當年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質量和實際應用情況,按申報總數的40%左右比例控制終評獲獎成果總量。同時,分別按終評獲獎成果總量的25%、55%、20%設立一、二、三等獎。
(3)終審組集體會商。對各終審組評出的結果現場公布,存有異議的成果進行集體會商,會商結果得到80%以上參評人員通過的可以確定新的獎次。
(4)形成終評結果。所有評審結果報市評委會審定后,作為終評結果予以公布表彰。
四、申報要求
(一)申報資格
1.每名作者只允許申報一項成果。
2.兩人以上合作的成果,不能以個人名義申報,應由合作成果的主編(多主編的由第一主編)或第一作者具名申報,具名時注明“×××等”字樣。如果主編或第一作者另外單獨申報成果或無意參評,可由該主編或第一作者出示讓權申報證明,由其他主編、副主編或作者代為申報。
3.成果以單位為作者的,署單位名申報。
4.從我市調出的作者在調出之前發表的成果允許申報參評。
5.作者身份不明的,不得申報參評。
6.成果的作者死亡,申報權屬于其繼承人。
(二)申報辦法及要求
1.著作類:成果原件1份,《申報表》、著作封面、目錄、
作者頁等掃描件各5份,A4紙正反打印,依次裝訂。
評審簡表(一式6份)不與其他材料一起裝訂。
2. 論文類(含研究報告):成果原件1份,《申報表》、成果原件封面、目錄、版權頁、正文等掃描件各5份,A4紙正反打印,依次裝訂。
評審簡表(一式6份)不與其他材料一起裝訂。
3.各申報者請于4月3日前將申報材料上報至科研處(綜合樓321),同時將申報表、評審簡表、掃描件電子版發送至科研處郵箱:nynzykyc@sina.com。
聯系人:胡老師(0377)63393706
附件1:南陽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申報評審表
附件2:南陽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評審簡表
科研處
2023年3月13日